本课将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来分析中国长期的兴衰,以及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课程将着重讨论:
1、为何我国在漫长的前现代时期文明鼎盛,而到现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2、为何我国在19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绩效差,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却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
3、为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的总体绩效很好,然而却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距扩大、腐败现象蔓延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进行改革才能取得稳定、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
4、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阴影不散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应该怎样应对才能趋利避害?
5、我国经济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包括,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是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资本账户是否应该开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是否可实现中高速的增长、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
课程教材: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主要参考教材: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林毅夫,《从西潮到东风:我在世行四年对世界重大经济问题的思考和见解》,中信出版社,2012.
林毅夫,《繁荣的求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林毅夫,《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1版。
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版。
上课时间:每周周五晚19:40-21:30。
上课地点:北京大学理教207大教室。
作业及考试:
本课程有两次考试,期中考日期为3月31日,期中考的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期末考日期为6月2日,期末考占50%。课程共4次平时作业,共占总成绩20%。此外,本课还设置论文竞赛、课程讨论两项课程活动(细则另行通知),活动优秀者除可获得任课教师亲自颁发的奖励外,还可在既有的课程总成绩上获得最高5分的直接加分奖励。
1-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读中国经济》第一讲
2-李约瑟之谜和中国历史的兴衰
《解读中国经济》第二讲,附录13-近代的屈辱、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解读中国经济》第三、四讲,附录2《新结构经济学》序言、第一章
《繁荣的求索》第1-3章
4·合作化运动和中国的农业发展
《解读中国经济》第四讲
《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第一章5-改革前的中国经济发展
《解读中国经济》第四讲6-比较优势战略和经济发展
《解读中国经济》第5讲《繁荣的求索》第4章7-农村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解读中国经济》第6讲
8-城市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解读中国经济》第7讲9.国企和金融改革。
《解读中国经济》第8、9讲10-中国当前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解读中国经济》第10-12讲,附录3、411.总结。
《解读中国经济》第13章,附录5《本体与常无》
《从西潮到东风》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