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中国的RMBS、CLO、小贷、租赁、收费权 、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信用卡与汽车金融ABS的操作模式与案例分析
一、温馨提示
二、课程背景及大纲
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年业务创新的前沿,目前每年发行规模超过万亿元,成为投资银行重要的业务板块和收入来源。然而,受制于国内的金融形势,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国内出现异化,诸多违规违约事件给ABS相关的投行与投资机构,带来巨大风险隐患。
为此,博人金融联合行业专家基于翻译与写作的“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系列丛书”14本,在成功举办100+场线下培训,并实地调研了上百家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基础上,精心制作《企业与信贷资产证券化实操大全》系列课程14小时PPT视频版。课程内容将根据市场发展不断更新。
课程结合国内目前出现的各类ABS产品案例,对于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进行点评,并且对比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实务操作着重分析了国内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理解误区,以及在具体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之处。
对于信贷ABS,作者从“资产证券化是对巴塞尔协议的监管套利”的理论出发,分析当前银行信贷资产出表的机遇与挑战。对比国外CDO的操作,指出国内“资产打包发行证券”的投行模式无法适应工商业贷款证券化的原因,探讨利用“另类资产管理”的基金模式进行证券化操作的具体模式与可行性。作者指出,当前银行CLO发展的难点和机遇,在于资本市场独立于商业银行的劣后级产品的专业投资者培育。
对于企业ABS,作者针对每类基础资产的市场进行分析,指出各类基础资产在中国金融压抑下的套利机遇。同时作者认为由于ABS产品的私募性质,使得国内的企业资产证券化没有真正打通业务链条,仍然依附于商业银行的体系。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真正机遇与挑战,在于深刻理解并投资ABS的公募基金等买方机构的崛起。这类买方机构具有与银行差异化的风险偏好与投资理念。当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步演化成为“类债券发行承销”,难以脱离主体的信用。投行操作人员创设产品时,基于主体信用担保进行风险管理,忽视了产品相比债券特有的结构风险和合规要求,导致诸多问题。尤其是针对国内目前品类众多的收益(收费)权类ABS,对比国外的整体业务证券化进行分析,指出这类产品普遍存在的理解误区、信息披露瑕疵、信用风险模型等方面的问题,运用结构化金融的技术,给出了改进操作的明确指导。
三、讲师介绍
宋光辉,本套系列课程的总体设计者和主讲人,博人金融创始人。曾任平安证券资管部执行副总,曾在海通证券、华泰联合、中金公司从事投行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房地产与基础设施融资、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等金融实务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务操作经验。
著有《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金融工程实战术》《财富第三波》、《金融大败局》等书,联合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翻译“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系列丛书”(10本)和“PPP与项目融资系列从书”(3本),丛书专业读者近10万人。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众多资产证券化、大资管、房地产金融、PPP与基础设施融资等线下金融培训。
四、本课程适合的人群
商业银行各业务线的从业人员
信托、保险公司等从业人员
基金与子公司、证券公司等从业人员
租赁、小贷、实体企业等融资人员
想学习资产证券化与现代金融实操在读学生、老师以及现代金融人士
五、课程详情
优惠价格:399元(原价799元)
课程形式:PPT视频课程
学习周期:订阅后至少二年内可以无限次数学习
课程时长:总计14小时,含14个视频
课程咨询:请添加客服微信 jobofbr 咨询活动及获取PPT课件
六、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中国的小额贷款证券化:案例分析、操作流程与发展前景》第一,课程详细介绍国内的小额贷款行业的现状与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在于由于国内的金融压抑,小额贷款提供了较高的信用利差,远远超出了风险补偿,而且已经存在的近万家小额贷款公司构建了完整的资产端体系,并且在特定行业或特定区域形成风险管理的比较优势。挑战在于需要通过资产证券化打通资产到资金的链条,并且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第二,课程按照基础资产的特征,将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形成的基础资产分为消费贷款、房屋权益贷款和中小工商业贷款。课程对比国外的高收益产品与CLO,分析了中小工商业贷款的风险收益特征,以及当前模式下的几类证券化操作模式。一类模式是:交易所体系的企业ABS,这类ABS目前仍然无法脱离强信用主体的担保。结合国正小贷ABS案例,对于实务操作进行重点介绍。另一类模式是:“类资产证券化”的信托模式,这类模式更接近于美国的CLO。难点在于无法作为标准化产面向各类资管机构进行销售,资金成本较高。第三,课程从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出发,探讨“双SPV”的非标转标模式,以及通过企业ABS构建虚拟资金池模式,等金融创新的操作与可行性。第二部分《中国的租赁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操作流程与发展前景》第一,课程详细介绍国内的租赁行业的现状与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指出,由于国内特殊的金融形势,使得大部分租赁公司的业务从“特定品类的资产融资”异化成为融资平台及高信用主体提供准信用融资。机遇在于国内的金融管制提供的套利空间,挑战在于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竞争,需要形成特定资产的处置能力从而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并且通过资产证券化打通资产到资金的链条。第二,课程结合赣发租赁ABS案例,对于实务操作进行重点介绍,从信用风险管理、特殊目的载体特征、税务等方面分析探讨这类ABS目前仍然无法脱离强信用主体担保的原因。课程对比国外的租赁ABS与EETC,分析了租赁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与国外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模式。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的收费权证券化:案例分析、操作流程与原理探讨》第一,课程针对国内名目繁多的收费收益权类ABS的创新运作,指出这些创新运作,大部分都是违背金融逻辑的伪创新。当前出现的诸多此类ABS的违约事件,与此不无关系。第二,课程对比国外的整体资产证券化的贷款发放模式以及其操作要求的局限条件,指出收费权类ABS的现金流来自于企业的整体运营现金流而非特定资产的现金流,本质是债券,无法与原始权益人的信用进行切割。进而指出当前国内的收费(收益)权ABS在信用评级、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结构设计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之处。第三,课程按照收费(收益)权的底层资产是否质押和交割以实现破产隔离,进行区分。以门票收费(收益)权和高速公路收费权两类资产的证券化案例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收费权的准物权特征以及物权可以对抗所有主体的效力特征,帮助学员掌握“资产融资”的风控本质及其相对信用融资的比较优势。第四,课程给出了当前类债券模式的ABS操作要点以及运用项目融资、资产重组等结构化技术实现特定程度“破产隔离”的三种方式。此类技术可以应用于PPP的项目融资和证券化操作。第四部分《中国的消费金融证券化:案例分析、操作流程与发展前景》第一,课程介绍国内的消费金融行业的现状,对比美国的房屋权益贷款和信用卡分析了消费金融领域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国内的GDP由投资转向消费的结构变迁,带来了消费金融的兴起。由于户屋权益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产品发展的滞后,为其他类型的消费金融提供了机遇。从金融工程的特定合成角度,第三方支付结合消费场景,可以构建虚拟信用卡业务,这是中国特色的消费金融。第二,消费金融的挑战在于国内个人征信体系的欠缺以及长期限产品流动性的困境。课程以花呗ABS产品和捷赢ABS为案例,对于消费金融ABS的实务操作进行详细介绍。对比国外信用卡ABS的操作,指出国内操作的不足与可以改进的地方。第三,课程介绍了国外的户屋权益贷款及其证券化产品RABS,指出这种类型的消费金融由于具有房产(第二顺位)抵押作为风险控制手段,并且可以实现较长期限的跨期消费,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课程介绍了中国的房抵贷产品及其“类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实务操作。第五部分《中国的供应链金融证券化:案例分析、操作流程与发展前景》第一,课程介绍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与国内目前操作的情况。课程介绍了供应链的几种模式包括代理采购,预售融资、为下游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利用经营性负债获得资金、保理等等的操作模式。供应链金融是实体企业基于产业链提供的金融治理,在特定领域具备相比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从理论的角度指出,供应链金融的均衡状态是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作为整体而言,由融资成本最低的主体对外进行融资,以使得供应链融资成本的最小化。现实的种种条件限制,使得这一均衡状态难以满足,而供应链金融可以在此获得套利机遇。第二,非金融企业从事供应链金融的挑战在于缺少稳定的负债来源,从而产生了重大的流动性隐患,通过将供应链金融形成的相关资产进行证券化,打通连资本市场的资金渠道,是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也是供应链金融形成稳定商业模式的基础。第三,课程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实务操作,包括基础资产分析、监管政策、交易结构设计等方式。从破产隔离有效性的角度指出当前国内操作普遍存在着的结构设计缺陷以及评级模型的错误。第四,课程介绍了近两年比较流行的房地产企业的反向保理证券化的案例,即房地产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将其形成的对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证券化的案例,详细的介绍了这类证券化的实务操作。课程依据现代金融的分析思路,指出这种类型的证券化,从现金流的本质上分析,是房地产企业发行的信用债券,是房地产企业近来发债受阻后的金融创新。第五,课程对比国外的ABCP即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的经验,指出与国内供应链ABS操作的差异以及其背后的原因,探讨交易结构的创新。重点分析了包括ABS在内的各类金融产品之所以在国内出现变异的原因及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部分《中国的RMBS:案例分析、操作流程与前景展望》第一,课程首先介绍了国内的住宅房产抵押贷款的产品与市场情况,并且与美国的住宅房产抵押贷款的进行比较。课程介绍了美国房利美的基本情况及其住宅金融的业务,分析了两房在美国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接着分析了国内两个具体的RMBS案例,详细介绍了案例的基础资产、交易结构以及结构化设计。针对国内目前普遍存在的将序列型期限分级与优先劣后分级合二为一的分级设计,对比国外分级设计,指出其中的差异之处以及产生差异背后的原因,。关键的原因在于国内的投资者对于产品的认知局限,无法识别结构的细微差异。这一原因使得投资银行设计复杂的产品失去经济意义。第三,课程进一步分析了国内的RMBS操作,商业银行难以真正实现资产出表,以及资本市场难以形成成熟商业模式的根本原因。这种现状使得RMBS演变成为商业银行调节资产负债表的工具。第四,课程基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美国RMBS的经验,探讨了通过小贷公司发放住宅贷款并且证券化销售给保险资金的架构的具体操作及可行性。第七部分《中国的CLO与银行理财: 案例分析与操作模式》第一,课程首先介绍了国内的工商业贷款的产品概况与市场形势。第二,接着以两个不同的具体案例,一个是中小企业贷款的证券化案例,一个优质企业贷款的证券化案例,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案例的基础资产、交易结构、结构化设计等实务操作。指出国内工商业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课程接着以一个虚拟的案例,演示了在美国的市场中,是如何针对此类基础资产构建CLO进行证券化的运作。第四,对比国外的CLO,指出工商业贷款的资产证券化,未来的真正机遇在于中小企业贷款的证券化。因为相对有效的金融市场中,优质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直接获得融资。国外之所对于此类基础资产采取另类资产管理的模式,而不是像房产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那样采取资产打包发行证券的模式。这是因为这类基础资产,标准化程度较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而且风险异质性较大,需要在特定领域形成比较优势的专业资产管理人。CLO的交易结构设计,就是通过优先劣后的设计分配信用风险,并且形成对资产管理人的有效制衡以防范道德风险。第五,结合国外高收益产品的情况,课程指出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采取不同的操作模式背后的意义。同时分析了国内难以采取美国CDO模式,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第六,通过国内外对比的分析,课程进一步指出,资产证券化尤其是CDO,不只是是某类资产打包证券,而是一种现代金融的技术与工具,可以应用于诸多领域,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现代金融理念。第八部分《中国的信用卡与汽车ABS: 案例分析、操作流程与发展前景》第一,课程首先介绍国内消费贷款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信用卡和汽车抵押贷款的市场形势与发展前景。第二,接着分析了两个具体的ABS案例:信用卡应收款ABS案例和汽车抵押贷款ABS案例,详细分析了案例的基础资产、交易结构、结构化设计等实务操作。对比国外应收账款ABS和汽车抵押贷款ABS的先进经验,指出国内操作的不足以及改进的之处。第三,课程尤其详细分析了国内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机。由于国内特殊的市场格局,商业银行体系过于强大而资本市场机构过于弱小,使得国内的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进无法实现真正出表,根本原因在于找不到势均力敌的交易对手。中国的各类金融产品普遍存在的流动性不足与市场深度不够,都与此有关系。因此,使得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仍然需要持有大比例的劣后级产品,无法节省监管资本,这使得资产证券化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存在信贷额度管控,这一监管催生了新的动机。作者以国内外从事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差别,强调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将国内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更能把握这一特点。这一思想体现在我们整个的《资产证券化与现代金融系统课程》的内容创作之中。第四,课程指出,由于消费贷款ABS具备的小额分散、信用风险较低、资产期限较短等特征,是最有可能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证券品类。课程详细分析了资本市场的投资银行运用ABS形成影子银行体系的操作,以及当前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第九部分《虚拟案例:如何针对不同场景设计9类不同的证券化产品?》第一,课程以一个虚拟的情境为基础,分析了针对该情境,针对客户的不同资产和不同情形,基于国内当前的现实情况,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设计产品的具体操作,并且分析不同产品的风险特征,以及对于融资人的比较优势。
第二,每类产品与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可比产品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国内外差异的原因,以及国内资产证券化未来操作层面可以改进的地方。
博人金融研究院由上海博人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办运营,是一家专门从事金融实务培训和现代金融知识推广的金融教育机构,公司运营结构化金融微信公众平台。自成立起,公司举办线下培训100+场,培训学员几千人,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写作与翻译“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系列丛书”11本及“PPP与基础设施融资系列丛书”3本。